研究生工作
“十里书社”第五本书:品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2019-12-04 | 浏览量:1401
前言:
为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拓学生思辨能力,3354cc金沙集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积极探索,依托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成立了“十里书社”,以经典人文社科书籍为主题,定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通过“以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的方式,聆听老师讲解与指导,分享自身体会与感悟,培养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法治人才。
2019年11月21日晚19:00,由法律硕士联合会主办的“十里书社”第五期读书会在3354cc金沙集团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有幸邀请到3354cc金沙集团尚勇副教授担任主讲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品读经典。尚勇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3354cc金沙集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近年来,尚勇老师在《法律适用》、《法律方法》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法律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同样是法律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尽管法律经常被视为具有独特规则和语言体系的领域,然而它实际上恰恰是某种文化据以表达其秩序观念的具体方式。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分享某种特定文化据以成为整体的推理方式以及塑造与生活常识和社群认同相一致的社会观念。因此,本次读书会选择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著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
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思潮中,钱穆先生本着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己任的态度,带着“温情与敬意”写下了这本书。全书共分十章,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学等问题,以时间脉络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对于培育当时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凝聚民族向心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读书会上,尚勇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年阅读这本书的有趣经历,并将相关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同学们看。然后,尚勇老师以饱含真情的语气和同学们分享他从这本书中得到的理解与感悟,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文化,含蓄而内敛,这使得中国人自古热爱和平,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是往圣先贤的崇高追求;第二,中国文化具有具有伟大的同化力,中华民族常在不断吸收、融合与扩大中,但同时她的主干大流永远存在;第三,不同于游牧文化、商业文化的掠夺性,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第四,和西方宗教热衷于关注彼岸来生相比,中国的儒家文化更关注人类的社会现实本身,强调一个人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成为一个读书人重要的人生价值;第五,中国的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当西方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之时,中国政府早在西汉便已进入文治政府、平民政府时期,政治相对比较开明。最后,尚勇老师表示,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脉络始终是延续的,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未来也必然愈久弥新。
接下来,尚勇老师把时间交给现场的同学。大家纷纷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内心的领悟。有的同学说,在读这本书之前,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停留在落后的刻板印象上,但这本书则改变了他的固有看法,让他真正体会到钱穆先生所说的“对本国历史应有温情与敬意”;有的同学说,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复杂性背后,有一颗包容的、和平的精神核心,这个精神核心目前还在不断充实,迎接着新时代的变局,但其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更有同学慨叹道,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下大同理念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脉相承,为民族融合与国家凝成而不懈奋斗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所应该具有的胸襟,阅读本书使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厚重,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的热爱。
对于同学们的发言,尚勇老师一一做出点评,为同学们精辟独到的见解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个性注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必然有其独特性。天下观念、天人合一理念、中庸和合思想、亲伦传统等构成了支撑中国法治主体的要素。与传统相对接,才能使我国法治建设更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传统与现代法治对接的途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感谢尚勇老师对本次读书会的指导!“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读书会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和尚勇老师继续攀谈交流,会议室内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文/张新宇
图/曾文卿